今天元旦,是2025年第一天。
天气晴好,天空瓦蓝如水。我没有回小城,在广州的近郊,独自度过节日。
附近的公园,梅花开的旺盛。一大早坐地铁,来到公园里赏梅。

梅花漫山遍野,在这冬日,如火如荼盛开。还没靠近公园,阵阵浓郁的香气,就扑鼻而来。


在蓝天掩映下,梅花更显的铁骨铮铮。自古文人就喜欢以梅自喻品德高洁,比如林圃的梅妻鹤子。


咏梅的诗歌,历来非常非常多。我最记住的大概还是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。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唯有暗香来。
这是典型的政治人物自喻。不过以王安石的品德和处境,用梅花来比拟自己,无可厚非。

陆游的卜算子也很好:
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。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着风和雨。
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
当然,林圃的山园小梅,是其一生的代表作,对后世影响也大。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
清代张惠言的江南铁笛,也把梅花写的高雅清寒。
东风无一事,妆出万重花。
闲来阅遍花影,惟有月钩斜。
我有江南铁笛,要倚一枝香雪,吹彻玉城霞。
清影渺难即,飞絮满天涯。
梅花在我老家,是野外的产物,无人去种植它。小时候去外婆家,走的山路,一路上就有无数野梅花。它们开在隆冬,开在大雪里。往往梅与雪无法分辨,所以有一首诗写道: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我外婆家门口,也有一棵大的野梅树,花开的时候,半边天都香透了。到了端午节梅子成熟时,又大又黄的梅子,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。当然,那梅子奇酸无比,吃一个牙齿基本就软了。这些往事,是我小时候为数不多的记忆。
时光如梦,我也到了不惑之年。外婆家的小山村,早就不存在了。留在记忆深处的,只有家乡的野梅花和那沁人心脾的香气。